旋转手法对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旋转手法对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0个评分)

文集编号: 2015012906760

我要下载 收藏文档 0 学分

文档介绍

目的:研究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10.01软件建立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几何模型,经Geomagic9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导入Hypermesh10划分4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与韧带。根据手法作用原理,将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求解模块对4工况下模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腰椎旋转手法作用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结果:①相同工况下腰椎位移的大小顺序是:L1>L2>L3>L4>L5,前柱>中柱>后柱。②不同工况下腰椎的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1>工况4>工况2。③相同工况下椎间盘从L1,2-L5S1各椎间盘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内各象限位移大小顺序为:第2象限>第3象限>第1象限>第4象限。④不同工况下各椎间盘的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不同工况下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4>工况1>工况2。⑤骨盆和髋关节在手法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位移和应力集中。结论:①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与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相应解剖部位因旋转而引起的相对位移有关;②在手法的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侧弯和前屈的角度;③在腰椎旋转手法的施术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部位的具体情况以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

文档标签: 生物学
贡献者

分享文档820 联系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