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DB与柱壁障的轿车侧面碰撞仿真研究

基于MDB与柱壁障的轿车侧面碰撞仿真研究

(0个评分)

文集编号: 2015012305643

我要下载 收藏文档 0 学分

文档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正面碰撞、侧面碰撞成为最常见的两类交通事故。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以平面交叉为主,侧面碰撞是我国发生频次最高、造成受伤人数最多的交通事故。同时,汽车侧面又是车体强度较薄弱的部位,特别是对轿车而言,侧面碰撞刚度约为正面碰撞刚度的1/12,而车内乘员同强烈贯穿的撞击物之间仅隔着车门和20~30cm的空间。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轿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对减少对乘员伤害、降低车辆碰撞事故中的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针对2009年2月最新欧洲的Euro-NCAP将侧面柱碰纳入其法规,而我国对这种特殊的侧面碰撞形式研究很少,本文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轿车与移动变形壁障和柱壁障碰撞这两种侧碰形式展开研究。首先,对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基本真理论和影响侧面碰撞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参数进行分析;其次,在我国相关侧碰法规以及Euro-NCAP中的侧面柱碰法规的基础上,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轿车的移动变形壁障(MDB)—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和柱壁障—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LS-DYNA进行相应的求解,根据仿真结果对两种碰撞形式各自的能量变化和车体响应进行研究,并结合轿车侧面碰撞的评价指标,对两种碰撞形式车体的变形量、侵入量、关键部位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碰撞形式对乘员的伤害特点;最后,结合仿真中得出的侧面柱碰伤害的特点,对车体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侧碰安全性。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Euro-NCAP中的侧面柱碰是一种对乘员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更严重的一种碰撞形式,它对乘员头部和胸部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法规中要求的移动变形壁障(MDB)侧面碰撞对乘员腹部和盆骨保护略微为严格一些。虽然,目前大部分国产轿车车辆都还无法满足欧洲侧面柱碰法规的要求,但本文针对侧面柱碰进行的改进是有效的,表明如果我国汽车设计者根据柱碰伤害的特点进行不断地改进,国产轿车很快也能适应国外的侧面柱碰法规。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开展侧面柱碰法规和针对柱碰的车身结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文档标签: 其他
贡献者

分享文档820 联系TA